教育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运行、办学条件、教学效果等情况的量化反映,是学校自评自建、自评报告撰写、线上评估的主要依据,是入校评估重点考察与深度查证的重要基础。
数据填报工作的关键是保证数据真实准确。为做到数据填报真实准确,首先必须准确把握各个数据项的内涵,熟悉数据采集的统计口径与填报要求,并提供网络环境和适当的设备条件。填报期间,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咨询和交流。其次,填报数据时应避免功利心态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数据失真。最后,在数据的采集与填报过程中,学校应统筹调度,实现部门间的通力协作,做好信息管理机构与个人的专门培训,强化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准确采集、反复核实、核对各项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和一致性,保证数据真实反映学校实际教学状况。
数据填报要及时。学校上报国家数据平台的数据,将主要用于实施常态监控和辅助教学评估,因此学校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上传,并根据专家线上评估的基本流程和工作需要及时补充相关数据。数据填报结束后,原则上不能再进行修改,如确有特殊原因,导致个别数据异常,可在专家进校前加以补充说明。
数据填报的价值在于常态监控。学校在日常管理中,通过积累、统计数据库相关数据,对相关指标进行常态量化监测,分类管理,可以及时准确把握各专业发展状态,为决策提供参考。教育部评估中心编制的《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是以参评学校上报的教育教学数据为基础,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和运算后转化成可供评估分析研究的数据信息。高校填报数据后,可以登录国家数据平台查看并下载本校填报的数据,还可以根据数据分析报告,对本校的教育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进行科学系统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变化和当前状况,有助于学校精准对标,找准优势与不足,聚焦人才培养短板精准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