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

Audit Evaluation

审核评估

当前位置: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 审核评估 >> 正文
审核评估工作指南(一)
来源:赵燕芳    日期:2024年05月23日    点击:

准确把握审核评估的新变化



新一轮审核评估紧扣上轮评估存在的短板及新时代本科教育要求进行优化改进,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评估导向的变化新一轮审核评估导向鲜明,突出高校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把立德树人融入评估全过程、全方位,强化立德树人基础、指标和制度建设,加强学校办学方向、育人过程、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审核,引导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是评估内涵的变化。新一轮审核评估在继承上轮评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变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为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突出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结合,紧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主线,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引导高校构建“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和“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强化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和质量文化建设。

三是评估类型的变化。针对上轮审核评估分类指导不够、对不同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高校个性化引导不强的问题,围绕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需求,采取柔性分类方法,提供两类四种“评估套餐”,高校可依据大学章程和发展规划,综合考虑自身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等自主选择。同时在二级指标和审核重点上设置了“统一必选项”“类型必选项”“特色可选项”“首评限选项”,由高校根据要求和办学实际自主选择,着力引导高校自主分类,科学合理定位,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尺子,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特色发展。

四是评估方法的变化。新一轮审核评估创新评估方法,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度挖掘常态监测数据,采取线上与入校“一体化”评估、定性与定量结合、明察与暗访结合等方式,切实提高评估工作实效。入校评估不设定统一的考察时间与考察环节,专家组以问题为导向,根据线上评估情况,与学校沟通,灵活安排,当好“医生”和“教练”,为学校诊断把脉,服务学校改革发展。

五是评估功能的变化。新一轮审核评估突出评估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对标新时代本科教育质量要求,征集“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案例”。分类设置常模数据供参评学校作对照比较,帮助学校找准与同类院校、标杆学校的差距与不足,激励高校追求卓越,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守国家对本科教育的强制性质量底线要求,建立“问题清单”,建立“回头看”整改复查机制,咬住问题清单不放松、一纠到底,强化评估结果使用和督导复查,推动高校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持续改进长效机制,培育践行高校质量文化。评估结果多方共用,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精准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准确把握审核评估的重点要求


审核评估指标是对审核评估主要内容的规定,充分体现了审核评估的内涵要素及其关系结构,正确理解审核评估指标内涵要求对参评学校有效开展自评自建工作至关重要。学校应组织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准确把握每个审核指标内涵及其审核重点。

适合第一类评估的高校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办学定位,以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且已经拥有一流师资队伍和育人平台,因此审核重点主要聚焦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所必备的质量保障能力及具有影响力的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举措与成效,即注重质量保障的文化机制,引导高校提升内部质量保障能力、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注重本科教育的时代要求,引导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本科教育;注重特色发展,引导高校全面开展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适合第二类评估的高校量大面广,具体分为三种:第一种适用于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即学校大多数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学术型人才;第二种适用于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即学校大多数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应用型人才;第三种适用于已通过合格评估5年以上,首次参加审核评估、普通本科办学历史较短的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审核重点主要聚焦于影响本科教育教学及其质量保障的关键要素,包括办学方向与本科地位、培养过程、教学资源与利用、教师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教学成效等方面。学术型人才培养引导夯实理论基础,科教融合,突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引导强化实践教学,产教融合,突出培养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对于首次参加审核评估的高校,还增加了对教学设施条件的审核,包括教学经费、图书资料、校园网、校舍、运动场所、体育设施、艺术场馆、实验室、实习基地及其设施条件满足教学要求及利用情况。


全面掌握做好高校评建改工作新要求



高校开展审核评估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教育评价导向,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推进评估分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推动高校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建立健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引导高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开展审核评估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围绕中心任务,体现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筑牢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坚持学生发展本位,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推动人才培养范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充分发挥学校主体作用。

高校开展审核评估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正确的评估价值取向,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评估;在认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估的基础上,撰写写实性报告,客观清醒地认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深入思考内涵发展的方向与举措;自评工作始终要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做到不回避问题、不隐瞒事实、不弄虚作假、不夸大成绩。

高校开展审核评估工作要处理好审核评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切实提升质量文化;处理好自评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使学校的评建工作融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保障体系与质量文化建设工作之中,不搞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