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News Bulletin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 新闻公告 >> 学术活动 >> 正文
关于举办2025中药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传统药物国际研讨会的预通知
来源:    日期:2025年09月08日    点击:


为共同推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国内外中药和传统药学领域研究生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创新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和辽宁省中药学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承办的“2025中药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传统药物国际研讨会”拟于2025年10月11日-13日以线下形式召开。研讨会将围绕学科交叉融合视角下的中药守正创新,以中药和传统药物研究的新技术、新思路等研究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同时,充分展示中药学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加强传统药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本次研讨会将由国际学术报告主论坛和分论坛两部分组成,开展专题讲座、优秀论文评选、推荐和展现中药优秀研究成果等活动。

一、研讨会主题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学科交叉融合视角下的中药守正创新”,现面向中药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征集主题论文摘要并邀请部分优秀作者进行口头汇报。具体征文内容如下:

1.中药(新)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2.中药材加工和饮片炮制机理研究;

3.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新活性开发;

4.中药质量评价新技术、新思路;

5.中药给药系统、制剂新工艺和新技术;

6.中药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

7.其他中药及传统药物相关研究。

二、征文要求

1.论文摘要应为投稿人作为主要完成人的学术成果,要求主题鲜明、突出创新,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或实践意义。

2.论文摘要内容可以公开,不涉及保密和版权问题,文责自负。

3.报名表详见文末小程序二维码,论文摘要投稿要求详见附件。

4.每名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投稿不超过1篇。

5.请投稿同学将报名表和论文摘要以word形式通过邮件发送至指定邮箱renshumeng0718@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单位+研究生姓名+征文内容编号+论文题目”,来稿截至2025年9月22日。稿件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

三、研讨会日程

10月11日  研讨会报到(具体地点见后续通知)

10月12日  开幕式、大会报告、分论坛、闭幕式(沈阳药科大学南校区)

10月13日  离会

四、其他事项

1.申请口头汇报的研究生同学需线下参加。

2.本次研讨会不收取注册费用,参会人员交通费、住宿费等自理。

3.研讨会当天(10月12日)会务组统一安排车辆由沈阳新都绿城喜来登酒店(浑南区沈中大街101-1号)往返沈阳药科大学南校区,请参会人员自行预订酒店,附近酒店较多,桔子水晶、全季酒店、印象故里公寓、绿橙优选公寓等均可自行选择。

4.会务联系

会议报到:吴老师  15940172455

会议投稿:任老师  13998324310

会议协调:姚老师  18809896638

吕老师 15998332695

五、会议简介

“中药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传统药物国际论坛”系列学术活动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中药学院和辽宁省中药学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承办,每年召开一次。目前已连续成功举办两届,吸引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5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研究生代表累计400余人次参加盛会,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共享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技术进展和创新思维。同时,会议也促进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药学术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报名二维码小程序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2025年9月8日





附件:

2025中药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摘要模板


报告标题

报告人1,第二作者2,…,通信作者1,*,…

1工作单位,地址,邮编

2工作单位,地址,邮编

*Email: xxx@xxx


请使用论文模板撰写论文摘要,论文摘要撰写要求如下:

页面设置为A4,页边距设置上下边距为2.5 cm,左右边距为2.5 cm;中文宋体小四号,单倍行距英文字符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

论文中文题目要求简洁清晰,三号黑体字体,加粗,居中。

作者姓名:仿宋小四号,加粗,居中,报告人姓名加下划线;作者单位、通讯地址:宋体小四号,居中;电子信箱: 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

论文摘要正文主要为报告人拟在2024中药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传统药物国际论坛的汇报上进行交流展示的内容,内容不超过一页,宋体小四号,单倍行距。

摘要正文下可附插图或附表。图表题注:中文宋体五号,英文Times New Roman五号。如有基金资助,也可将基金信息列于此处。

关键词:关键词不超过5个,宋体小四号。

参考文献:所引参考文献需是本论文(摘要)报告人或课题组的相关论文。中文参考文献用宋体五号字,排序为:作者姓名、杂志中文全称、出版年份(阿拉伯数字、加粗)、卷(期)号(阿拉伯数字)、起始页码(阿拉伯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排序为作者姓名、期刊名称(国际通用缩写、斜体)、出版年份(阿拉伯数字、加粗)、卷(期)号(阿拉伯数字)、起始页码(阿拉伯数字)。

英文摘要:标题首字母大写,三号Arial字体,加粗,居中;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电子邮箱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


关键词关键词一;关键词二;关键词三(宋体小四号,关键词个数不超过5个)


参考文献

[1] Zhang, S.; Li, S.; Zhou, W.; Zheng, L. Chem. Phys. 2011, 135: 14304.

[2] 作者一, 作者二, 作者三, 作者四. 杂志名称, 2010, 26(4): 1051


 


Title of the Abstract

Author (San Zhang)1, Second Author (initial surname.) 2, Corresponding Author (initial surname)1,*

1Department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xxxxxx, Postal address, City, Post code

2Institut of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ostal address, City, Post code


Abstract text in English, Times New Roman, and content does not exceed one page.


Key words: XXX, XXX, XXX(Times New Roman, and the number of keywords does not exceed 5.


References

[1] Zhang, S.; Li, S.; Zhou, W.; Zheng, L. Chem. Phys. 2011, 135: 14304.

[2] 作者一, 作者二, 作者三, 作者四. 杂志名称, 2010, 26(4):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