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学科建设

当前位置: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 学科建设 >> 正文
中药学科邀请许海玉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来源:潘英妮    日期:2021年06月30日    点击:

中药学科邀请许海玉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627日,中药学科十分荣幸邀请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整合中药中心主任、国家药监局中医药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世中联网络药理学专委秘书长许海玉研究员在中药学院、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辽宁省中药学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和辽宁省药学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共同主办的“沈药无涯论坛”第250讲暨“百草论坛”第9讲中进行了题为“中药整合药理学的概念、方法及应用”的专题报告。

报告由中药学院路金才院长主持,学院共200余名教师、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专题报告。

许海玉研究员以中医药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为引,讲述了中药整合药理学的概念、方法,对中药整合药理学与其他相似概念进行了比较说明,并介绍了中药整合药理学的发展历程。许海玉研究员详细说明了其团队提出了335模型”,即通过五个步骤,研究说明中药三种成分经三个途径可产生的生物活性等。

就解决中药整合药理学中的难点问题,即定量PK-PD”关联问题,许海玉研究员提出需要以中医药大数据和智能算法为支撑,利用中医药创新算法集成群(TCMIP V2.0),聚焦关键药效物质和效应,开展相应的验证实验。许海玉研究员介绍中医药百科全书在线数据库(ETCM)具有数据类型齐全,资源独特和权威,功能强大且界面友好等特点。其团队基于ETCM基础上,建立了中药整合药理学网络计算平台(TCMIP),TCMIP V2.0可提供算法系统整合及一站式服务,具有可随意增加、删除关联网络节点等功能。

结合中药整合药理学,许海玉研究员介绍了ETCM数据库在化学成分解析上的应用。1.通过ETCM构建多个软件可以对接使用的化学成分虚拟库;2.化学理化性质和中药化学传递性关联;3.药代参数助力于体内成分筛选;4.方剂靶标预测;5.中医药大数据驱动中药体外药理学及分子机制研究。以元胡止痛片的质控标志物识别研究为例,讲述了质量标志物发现与质量标准建立。用体外药理学方法进行生物活性评价,发现元胡止痛片17个定量成分与生物活性相关联,从中以五个原则为标准选出了3个成分为质量标志物的最少组合,并拟作了活性预测公式,建立了元胡止痛片优质产品质量标准。

许海玉研究员报告深入浅出,案例具体生动,让在线师生了解到了中药整合药理学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未来药理学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提供了一定的解决思路。许海玉研究员与在线师生就学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就潘英妮老师提出的质控成分选择方法、任舒蒙博士提出的网络药理学在体现成分与靶标量效关系上的局限性等问题,许海玉研究员均进行了明确的解答。

虽然本次报告在周末举办,但仍吸引了多名师生的参与,营造了学院良好的学习氛围,感谢许海玉研究员的精彩报告,以及许海玉研究员为学院师生的详细解答。最后,许海玉研究员面向全体师生发出诚挚的邀请,邀请老师和学生多参与到中药整合药理学这一研究中来,为中药单味药、复方药的现代化研究添砖加瓦。